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苏州 • 吴中欢迎您!用户登录
        img

        苏州市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365bet官方网站下载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

        苏州市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365bet官方网站下载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政务服务中心

       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

        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重点政务信息 > 重点工作 > 区政府重点工作
        2023年政府主要任务
        发布日期:2023-01-10 09:19:47  来源:浏览量:

        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,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,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、确立了行动指南。区委五届六次全会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中新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。

       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大力提振市场信心,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,纵深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,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创新、更大力度推动转型升级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开好局起好步。

       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左右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%以上;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%以上;工业投资增长20%;进出口总额增长10%以上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中提质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

       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,加快实现“天堂苏州·最美吴中”发展愿景,要打好三场硬仗:

        一是打好区域协同总体仗。高站位服务构建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,加快推进与吴江区、工业园区、虎丘区协同发展进程,围绕“空间缝合、资源整合、发展聚合”要求,扎实做好规划、产业、交通“无缝衔接”。高水平建设吴中太湖新城·数字经济创新港,与吴江区联袂打造世界级创新湖区;高起点规划建设甪端新区,与工业园区协同打造苏州协同发展示范区;高标准提升度假区太湖智谷产业能级,与虎丘区合力打造具备重要竞争力的太湖科学城联动区。加快实现基础设施“四方缝合”,全力提升区域联通道路的互联互通性,加快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局。

        二是打好能级提升持久仗。坚定“产业强区、创新引领”战略,全面落实“八个一”工作机制,持续壮大“3+3+3”产业创新集群,确保规上工业产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工业投资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指标增速继续领跑全市,三大主导产业年均保持25%以上增速、三年后实现3500亿元产业规模。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,更加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1400亿元、高新技术企业超1400家、招引创新型企业超1400家,夯实吴中经济的“产业底盘”。

        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仗。狠抓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,全面完成交办信访件整改,有力有序推进退圩还湖、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等问题整改。统筹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,以太湖生态岛建设、澄湖治理、太湖岛屿保护利用、山体周边环境整治四大标志性工程为牵引,系统推进“一湖一策”“一岛一案”“一山一策”,持续提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。实施中心城区水环境优化提升行动,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。基本完成供水、污水厂管网一体化改革。

       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部署,将重点做好六项工程:

        一、实施产业强区工程,打造质效双优的实力吴中

        1.更大力度打造产业集群。做大主导产业。以加速打造“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第一区”为目标,确保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超1300亿元、增长超30%;以成功创建省级信创先导区为契机,聚力打造以新型显示、人工智能、高端工业软件和光通讯等为代表的细分产业集群,确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750亿元、增长超20%;以加快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、临湖生物医药科教创新集聚区等载体建设为抓手,确保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规模超380亿元、增长超25%。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引导企业积极拓展航空航天业务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速融入大飞机产业链;加快建设世界级自动驾驶生态示范岛,完善智能网联全链条产业生态,加速融入苏州市车联网多区联动产业布局;发挥三峡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引领带动作用,扩大绿色低碳解决方案供给输出,孵化一批低碳环保领军企业。做精特色产业。充分发挥赛迪研究院、信通院等高端智库作用,打造工业元宇宙公共服务平台,建设星火·链网超级节点,办好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;加快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,确保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5%;加快推动环太湖旅游资源一体化,持续推进“环太湖1号”公路建设,打造综合性文旅生态链,确保旅游人次超2223万人、旅游业总收入超343亿元。

        2.更实举措加快项目建设。开展“重点项目提效年”活动,全力推进54个、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市重点项目,绿的谐波、迈信林航空等31个新开工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;加快推进260个、总投资超2200亿元的区重点项目,伟创电气、骏创汽车等136个新开工区重点项目三季度全部开工。全年竣工投产超亿元产业项目超100个。继续办好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、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、工控中国大会等大型会展活动,把太湖国际会议中心打造成国内外知名论坛的品牌地。确保招引优质产业项目备案投资额突破600亿元、增长20%以上,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,30亿元以上项目10个,50亿元以上项目2个,在百亿级大项目上有所突破。确保新增注册外资10亿美元;实际使用外资5亿美元。进一步完善楼宇经济政策,打造一批专业特色楼宇和税收亿元以上高价值楼宇。推动太湖新城打造标识性城市高端功能区,开工建设6栋、形成21栋百米以上的商务楼宇群。

        3.更强手段保障生产要素。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互动,常态化举办Bridge沙龙,信贷投放增长超15%。新增上市企业4家。持续优化审批流程,深化“一件事一次办”“跨域通办”等改革举措,推行电子证照互认共享、免于提交,优化网上、掌上办事体验,加快打造“15分钟政务服务圈”,打响“吴优办”营商品牌。持续开展拆迁清零和产业用地更新三年行动,完成拆迁清零12000亩、存量更新5400亩。“一地一策”消化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土地,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00亩。扎实提高国资国企市场化、专业化、集约化水平,围绕“3+3+3”产业,以“两利四率”为考核重点,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经营策略,更好地服务全区实体经济发展。

        二、实施创新引领工程,打造充满生机的活力吴中

        1.坚持创新第一动力。实施科技企业百千万培育工程,加快创新政策、资源、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,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200家、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企业超1000家。创建惠氏制药等“灯塔工厂”2家,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000个,建成省、市智能制造示范车间(工厂)25个,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100家、省市“瞪羚”和“独角兽”培育企业100家。全社会研发投入超62亿元、增长10%,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.8%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0件。

        2.坚持人才第一资源。加强高端人才引育,放大“1+2+3”人才政策效应,做强东吴双创峰会、苏作文创峰会等品牌活动,办好“吴中人才日”。大力实施“十百千”东吴科技领军人才倍增计划。继续探索“以赛引才”新模式,做大姑苏领军人才和东吴科技领军人才种子库,新增市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70人。加快区级人才发展服务中心、留学生创业园建设,新增人才公寓3000套。继续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。

        3.坚持平台第一引擎。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行动为抓手,加快推进太湖新城·数字经济创新港、胥江半导体产业园、太湖湾数字科技园等科创园区建设,持续推动哈工大苏州研究院、浙江大学苏州联合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有效运作。大力推进清华大学智能新药研发平台、中科院苏州再生医学研究所等项目落地。充分发挥“科技镇长团”作用,新增国家、省科技创新创业载体5家,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,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0亿元。

        三、实施城乡焕新工程,打造融合并进的精致吴中

        1.提升内外交通通达度。落实《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365bet官方网站下载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》,积极推进通苏嘉甬铁路、轨道7号线建设,配合做好如通苏湖、苏淀沪城际铁路前期工作,加快构建一体衔接的轨道网;启动沪常高速太湖新城互通建设,科学谋划沪常高速车坊互通改造和苏台高速吴中段方案研究,推动“一横三纵”高速路网加快落地;建成通车吴中大道快速路郭巷段,深化东环快速路南延方案,进一步完善“两横四纵一联”快速路网体系;建成通车星塘街南延,序时推进苏州湾、东太湖、花港湾、七子山四条隧道和旺山路、塔韵路、人民路南延、胜浦大桥连接线、高垫大桥改造等工程;完成尹山大桥、东山大道、东欣路改造等项目,进一步提升区内道路的通达性。推进吴淞江整治工程,完成7公里堤防和13座口门建筑物建设。新辟、优化公交线路12条,建设“B+R”停车示范点3个。完成15个拥堵交叉口优化及安防改造。完成8条拥军道路提升改造,创建国家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区。

        2.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度。强化规划引领,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。牢固树立“产、城、人”融合理念,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布局,落实中心城区、郭巷片区、太湖新城等城市设计要求,优化提升大运河沿线、友新高架、南湖路高架两侧产业布局、空间结构和城市立面。做好苏申外港线和大运河交汇地块综合整治。有序推进城市更新,完成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7个。实施中心城区公共空间“微更新”,新、改建口袋公园5个,新增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。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引领,提升城市管理效能。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整治,完成治理45万平方米。完成15家农贸市场、10处背街小巷提升改造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700个,新、改建公厕21座,创建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个,道路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超95%。

        3.提升乡村振兴美誉度。全面提升农业园区发展质量。围绕东部“水八仙”精致农业、中部“水产水稻”智慧农业、西部“林果茶”观光农业三大特色产业片区发展定位,实施转型升级项目32个,高质量建设市级转型升级农业示范园区。严格耕地保护,保证粮食安全,新增高标准农田5800亩。实施碧螺春茶产业振兴三年行动,高标准打造水月坞碧螺春茶文化园,举办首届中国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。持续提升农村人居品质,新增市级特色康居乡村20个。实施26个自然村1968户天然气进村入户项目。严格落实农村建房管理办法,全面规范全区农房建设。加快集体经济提质增效,推动集体资产不动产登记,实施集体所有工业载体更新改造50万平方米,力争村均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1800万元。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,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,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50人。

        四、实施生态固本工程,打造美丽宜居的绿色吴中

        1.筑牢生态屏障。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,不断提升通湖河道水质,高质量保障太湖安全度夏;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,构建更为和谐统一的太湖生态系统。完成退圩还湖规划编制并启动实施,完成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报批及违建整治工作。根据市澄湖地区“1+5”协同发展规划体系,实施环澄湖地区生态修复和澄湖水环境治理工程,完成澄湖水域水生态修复1553亩。稳妥做好澄湖养殖管理权移交,科学开展渔业增殖放流,全力恢复澄湖生态功能。高标准推进太湖生态岛建设,完成环岛湿地带二期项目,完成6个自然村、21公里供水管网,10个自然村、43.7公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。启动石公先行区水生态环境项目和23条幸福河湖建设项目。完成东山、光福、金庭引水上山工程。加快25个主要山体“一山一策”规划落地,深化37个太湖岛屿“一岛一案”方案,推进天池山、尧峰山、漫山岛、叶山岛等试点项目建设。

        2.擦亮生态底色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持续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“333”行动,建成中心城区2.74平方公里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。疏浚整治河道74条、新增生态河道32条、幸福河湖50条。建设防洪闸13座、排涝站9座,堤防加固7公里。努力实现全区国省考断面优III全覆盖。狠抓空气质量提升攻坚,加强工业废气、施工扬尘等精准管控。完成大气减排项目300个,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车7000辆,推动PM2.5和臭氧浓度“双减双控”,确保空气质量指标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、市下达任务。打好“散乱污”区块化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,持续推进重点地块土壤修复治理与风险管控,严控土壤环境风险。

        3.放大生态效益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探索建立区级生态指标交易平台,打造苏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样板。深化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吴中先行示范区建设,建成投用东山示范点,结合金庭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,同步同地启动金庭示范点建设。实施太湖生态岛、澄湖治理EOD项目。放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示范效应。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,深化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国家级试点,新增并网光伏容量45兆瓦。加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成果运用。

        五、实施文旅繁荣工程,打造多元包容的魅力吴中

        1.高定位发展文化产业。制定文化产业强区规划,围绕“1+4”重点领域,发挥文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作用,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和企业培育,确保文化产业规上企业超120家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.8%。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,深化与中数集团长三角总部、上影集团合作,投用橙天360剧场、太湖新城快手电竞馆。着力推进文化数字化,加快博物馆藏品、非遗项目数字化采集转化,搭建非遗数据库。对舟山核雕村、苏豪文创园等开展提升改造、存量盘活,拓展文化产业载体空间。

        2.高水平加快文旅融合。深度整合文旅资源,深化太湖乡村、运河文化、江南古镇三大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。聚焦太湖文化旅游节、马拉松赛等大型文体旅活动,依托田园乡村、太湖体育运动、太湖民宿、林渡暖村等优势资源,在非物质文化遗产、精品旅游线路等方面形成一批“拳头”文旅产品。开展“运启江南”系列活动,全面保护大运河文化,建好大运河最美三公里,完成宝带桥·澹台湖国家文化公园一期升级改造,推动吴文化博物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。更大力度保护江南古镇、古街区、古村落,划定光福古镇、蠡墅老街等地核心保护区、风貌协同区,加快推进甪直古镇三期保护开发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坚持增强消费能力、改善消费条件、创新消费场景协同发力,支持住房改善、新能源汽车、养老服务等消费。办好四季促消费活动,持续深化“吴中更有礼·好车等着你”数币购车等活动,繁荣发展夜间经济。

        3.高质量增加文化供给。实施“美在太湖”精品文艺孵化计划,推出10个重点文艺作品,争创“中国曲艺之乡”。实施“送戏下乡”“太湖大讲堂”等文化惠民工程,建成2个图书馆分馆。持续擦亮“吴中百匠”文化品牌,充分发挥“吴中文化使者”领头作用,广泛传播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。深入实施太湖文明溯源工程,加快塘北遗址勘探挖掘。加强文物保护,完成遂高堂、乐志堂、仁寿堂等文物古建筑修缮。

        六、实施民生改善工程,打造普惠均衡的幸福吴中

        1.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。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,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,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。配合建好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、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市立医院总部。深化公立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,加快吴中人民医院三级医院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医院创建,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。全速推进区公卫中心建设,规划高新区人民医院,建成投用尹山湖医院二期,完成4家基层区域医疗中心上收管理,新、改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。按照全市统一部署,立足吴中实际,稳妥推进市教育综合改革和市域统筹的教育发展体系建设。科学编制教育布局规划,统筹未来三年全区中小学建设。启动建设太湖新城学校、光福中学、汤堡小学等7个学校项目,建成投用长桥中学二期、姜家幼儿园等6所学校。启动智慧教育项目一期工程,加快创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。推动定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,同步落实积分入学、民转公、购买学位等措施,推动民办学校规范发展。持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,推动现有学前看护点提档升级、学前教育普惠发展。以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争创“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”为抓手,全面提高高中段教育质量。

        2.推进社会保障均衡化。采取更多惠民暖心举措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聚焦农民工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,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.5万人次;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.7万人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%以上、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动态清零、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%左右。新增参保1万人、住房公积金缴存4万人,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500套。加快推行房屋征收补偿“房票”安置,在经开区先行试点基础上全区推广。呵护老年群体,完成适老化改造1000户、特殊困难家庭居家智慧监测700户。建成甪直残疾人之家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,建成儿童友好社区2个,开设暑托点位132个,建成省级示范性儿童关爱之家2个。

        3.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。从严抓好安全生产,聚焦自建房、危化品、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,推动风险动态管控、隐患常态治理、全链闭环监管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,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降幅大于全市平均水平。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消防队站布局。扎实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各项工作,防范化解重点楼盘风险隐患,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推动区镇村三级“一站式”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体化运行,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。扎实推进“八五”普法,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。严控食品安全风险,强化药品安全监管。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,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和退役军人服务管理。做好森林防火、防汛抗旱、气象服务、南北挂钩、对口帮扶、能源保供等工作。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研判和排查化解,完成隐性债务化解和融资平台压降年度任务,继续推进“镇债县管”工作,保障财政可持续和政府债务风险可控。升级“天穹计划”赋能应用体系,确保社会平安稳定。

       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

        主办单位:苏州市mobile365体育投注备用_365bet官方网站下载_mobile bt365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室  网站支持IPV6
        备案:苏ICP备10060399号 网站标识码:3205060031 公安部备案号:32050602010344